出国写essay意味着什么?是我们回国后的谈资?是我们头顶上的光环?还是社会阶级上升的阶梯?
早在去年,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标题为《孩子,没出过国并不丢人》的文章,一度在这个留学大众化的时代引发广泛探讨。而这几天国内的中小学生再度开学,这个话题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图片来源:http://paper.people.com.cn/)
这篇文章主要谈论的是在每年放假回来中小学生之间渐渐形成了有无出国写essay经历的攀比现象。有些孩子以假期出国写essay旅游作为炫耀的资本,反之,没有出国写essay经历的孩子会有心理落差,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去看这些孩子的行径可能会觉得幼稚又不必要。
然而,小编不禁扪心自问,作为留学生的我们,是不是也很难避免那种’出过国’的优越感?
对于留学生,太多人有话要说,身在国内的人对留学群体的误解,有留学经历的人为留学生喊冤。很多人对留学生这个群体’不自然’的态度是不是就是孩子们行为的放大版?但一些留过学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他们莫名的优越感和攀比心理又何尝不是大同小异呢?
那这种优越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首先,美国人是很少惯我们毛病的。因为美国社会本身就是多种族、多文化,即使来自不同国家,很多人的背景、起点也都很相似。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外打拼,吃着同样苦,说着都不是最亲切的母语,这也就构成了相对来说比较一视同仁的背景环境。在美的留学生最多是在有些美国当地人,比方说身边的朋友、教授、邻里邻居身上可以获得一份体恤和理解,但绝不是高人一等的膨胀感。
然而,每次在回国,有些留学生感觉自己的形象突然就摇身一变变得高大,变得’熠熠生辉’了。在美国无法体现的优越感,也随着每年回国从落地中国边境的那一刻开始在有些人身上发光发热了。
有一次小编假期回国,在飞机上认识了一个来自同一省份的小伙伴,亲切感倍增。我们在飞机上聊了聊各自的学校,相互吐吐槽,嘻嘻哈哈,也算融洽。
下了飞机后大家陆陆续续地开始办中转手续,她因为一件行李无法通过国内安检标准的问题需要跟北京机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就在那个偌大的航站楼里,小编感到了作为留学生史无前例的尴尬。那个女孩全程用着’散装英文’半英半中地跟机场工作人员争辩自己的物品不应该被扣押,并且一直重申她的行李在纽约机场都是没问题的,凭什么北京不给过。小编站在旁边不知该帮忙好还是不帮忙好。
后来机场的地勤人员表示可以帮她保留一个月,这一个月内需要她想办法将东西带走,这时女孩才就此罢休。在转头离开柜台的那一刻,她抬抬下巴跟小编用对自己人说话的口气说:’告诉你啊,这些人要不是看在我们是从美国回来的才不会这么好说话。’
当时的小编……
那些为自己留学背景而洋洋得意的人不乏少数,关键还有很大一部分在国内的人心甘情愿给他们市场,做他们的观众。
小编真的很想说句接地气的大白话:出国写essay没啥了不起的,用平常心来看这就跟早些年你家早一点用上电冰箱,早一点穿上耐克鞋一样。
这虽说是句白话,但绝不是句空话。
身边很多留学生纷纷抱怨在国外待太久都待傻了,眼看国内发展得越来越快,而自己却已经与国内很多新潮的东西脱轨了。
小编在这方面就特别有!感!受!当时小编出国写essay的时候是2014年,如今只过了短短三年,国内就出现了很多听都没听过的新词,每次碰到这种情况,小编就只能来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这还不算什么,以前总是逗乐身边朋友的小编现在每次跟国内朋友聊天,永远都是默默收藏表情包那个人。
除此之外,留学生开始对国内的日益方便的生活方式有点跟不上了。面对国内已经迎来了靠一支手机就可以走天涯的支付新时代,到现在还没有支付宝的小编只能默默忍受来自爸爸妈妈甚至外公外婆的嘲笑。回国的时候,发现国内现行的手机支付方式真是太安全和方便了。
(图片来源:http://www.cnbeta.com/)
乞丐用支付宝扫码行乞这件事也是震惊了留学圈:太6了!
当我们还在为美国校园里面开始有citi bike沾沾自喜的时候,国内出现了一个2.0版本--共享单车。小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竟然还是从我认为一点都不潮的爸爸嘴里。很多身处美国的朋友纷纷加入小编,表示并不知道单车如何共享,与citi bike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共享单车更加方便了。而这些问题随便找一个国内的同学,他都可以给你解释的头头是道。
安永咨询也做过一份针对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数据分析:
(图片来源:http://www.ey.com/)
从此不难看出,回国发展已经成为很多海外留学党的大方向。
身为留学党,再加上国内有一套’出国写essay镀金’的说法,仿佛让部分出国写essay的人感觉自己真的镶了金边一样。回到国内,在事业上雄心壮志,总感觉自己是有过海外留学经验是要做大事的人,不是管理层的岗位看不上。结果往往发现眼高手低,很多时候还不如国内大学毕业兢兢业业工作几年的同事有经验。
如果你头顶的光环只是因为你出过国,那当你的留学生涯结束了呢?当你不再能第一时间知晓星巴克的最新菜单,纽约街头又开了哪家新店,Lady M不再在你住的公寓楼下,你那份可怜的优越感该何去何从?是跟着留学生涯结束时消亡殆尽,还是以后逢人便提,遇人便讲你当年在美国是怎样怎样的?
(图片来源:http://kelleyraye.com/)
小编看过一个在美国已经呆了将近十年的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感到很触动。他说:’当我出国写essay以后,洗过盘子,当过志愿者,到华尔街做过实习金融分析,去过教堂,剧院,和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交流,做朋友,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聊天,和社会三六九等,不同阶级文化,上到华尔街精英,下到清洁工人,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我的幸福观就会非常综合,非常可观。’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人,站在不一样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视野,这个时候,在异国读书生活的意义,就会体现出来,而并非用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去跟没有这份经历的人较真。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
总之,小编认为大家应该用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
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不是通向成功的VIP金卡,它只是给你的人生又增添了不同的选项,让你离开熟悉的环境去陌生的地方看看这个世界的其他可能性,让你不需要再通过微博上的大V账号来了解英国,知晓美国了。
而没有这个经历的人也不必去揣测去误解亦或是妄自菲薄。
在哪里,你都会成为你自己,只不过是更加宽广的自己,或者更加狭隘的自己,由你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