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留学大潮,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漂洋过海走进异国他乡。在陌生的世界,不少人感觉手足无措。海外留学的心理准备无疑是入学准备之外无法回避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忍受孤独,是留学的第一课。下面Essay帮小编要分享的是留学生的亲身感受,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勉。
【美国第一周,我每天都是自己吃饭】
实验室的人,要么有伴侣,要么有自己的圈子,要么是外国人沟通有障碍。于是每天中午都要自己吃饭。
虽然有新生,但是个个都好难相处。自己已经努力了,但是感觉每一个人都不想和我玩,每一个人都像是有很多事,根本不愿意理我的样子。
不想一个人吃饭,不想周末孤孤单单没人陪,不想一个人拎着一大袋子东西从超市慢慢走回家。负面情绪好多,压力很大。
内心有很多恐惧和焦虑。这就是到美国第一周的心情。虽然很困难,但是还是要鼓起勇气面对,但愿下周会柳暗花明。
【我学着泰然自处,看淡琐事】
因为年龄的关系,跟同学差好几个代沟,加了班级的群,却不管是他们说话的方式,节奏,感兴趣的内容,都很合不上拍,刚开始很难受,觉得完全融入不了。别人讲话时特别热闹,自己一讲话就冷场,或者没人搭腔。
开始很着急,想找到原因,改变改变。后面想想,我真的需要变得像现在的孩子们一样,萌萌的,甜甜的或者显得特别积极的样子吗?真的需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来聊天或者和大家打成一片吗?
后面仔细思考了下,我加入群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与大家联系,能获取我想要的信息,并提供我知道的有用信息给大家。所以从新定位了一下:如果有人提出的问题我知道,我就尽力回复帮助他人;如果我遇到问题,就直接发问或者单独问我认为知道答案的人;如果我发现一些信息可能是大家都需要的,就发出来,而不去管大家的回应。其余的就看心情,爱说不说。 这样之后,反而有更多的人开始认识我,并和我交流。
我想放到生活中,也是类似的。如果和周围人努力沟通其实是为了不使自己显得孤单,那么对你来说,周围的人,就像是小孩子身边的积木,只是一些可以利用的物件。如果你不是跟一个人讲话很投机,聊天很开心,很欣赏ta,真诚的想跟他成为朋友,怎么能指望ta感受到你的热情,诚心的想跟你交朋友呢?
若能泰然自处,专于学业,看淡琐事,也是很好的生活方式。
【一切光彩照人的景象背后都隐藏著无尽的寂寞】
个人觉得孤独是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在路上能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然是幸事,但碰不到也是常态,不需要去强求,毕竟恰好碰到一个经历类似,三观相同,志向相同的知己概率并不大,而且留学圈子的差异性会更大,每个人出国的目的也都不一样,所以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去跟别人交那种深度的朋友。
PHD的科研道路也好,硕士职场逆袭道路也好,它们或许都是孤独的,都要忍得住平凡,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一天又一天的better yourself,最终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切光彩照人的景象背后都隐藏著无尽的寂寞。就如划破夜空的烟花张扬的绽放,如此明艳动人,但昙花一现之后,留下的却是无尽的黑夜。